互動專題講座及工作坊

活動簡介

本中心致力推動以社區為本的公眾教育,透過互動專題講座及入班活動,讓學生親身了解基層家庭、劏房住戶及長者的真實生活狀況。活動以體驗式學習為核心,邀請受訓導賞員(劏房住戶、基層婦女、長者等)分享自身經歷,打破刻板印象,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及社會責任感。

活動特色

  1. 真實故事分享:由基層街坊及劏房住戶擔任「真人圖書館」講者,直接與學生互動,深入了解貧窮、房屋、照顧者等議題。
  2. 互動體驗學習:設計多元活動,包括角色扮演、模擬劏房設計、資源分配遊戲等,讓學生投入參與,反思社會現象。
  3. 政策與社區分析: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,探討現行政策對弱勢社群的影響,提升分析能力及行動意識。

活動內容

活動類型 活動詳情
互動專題講座

內容簡介: 基層長者/婦女/劏房住戶分享生活經驗,設問互動,提升同理心與政策分析能力

適合對隊: 高小至高中

人數: 100-600人

時長: 1小時

入班工作坊

內容簡介: 劏房認識、模擬設計、資源分配遊戲、與住戶對談等體驗式活動

適合對隊: 中小學及大專學生

人數: 20-60人

時長: 60-70分鐘/節

真人圖書館

內容簡介: 與劏房婦女/長者/照顧者小組對談,了解其生活及挑戰

適合對隊: 高小至高中

人數: 20-60人

時長: 60-70分鐘

剩食變盛食工作坊

內容簡介: 學生親自處理剩食、學習食物安全與惜食,了解食物浪費與貧窮關係

適合對隊: 小三至高中

人數: 12人起

時長: 2小時

學習重點

  1. 認識香港貧窮及房屋問題的多面向
  2. 培養同理心,理解基層家庭/長者/照顧者的處境
  3. 真人圖書館:與基層街坊對談
  4. 小組討論及分享
  5. 問答及總結

適合對象

  1. 小學高年級至大專學生
  2. 學校義工隊、公民教育課程
  3. 關心社區議題的團體

報名及查詢

歡迎學校及團體預約活動,詳情請聯絡本中心。活動可按需要調節內容及形式,亦可配合學校主題週、服務學習等安排。

聯絡方法